1)大清三百年風雲變換。細數大清十一代皇帝的行誼:宮廷生活、典章制度、佚聞逸事、戰爭與朝拜……講述皇帝、后妃、太監、王臣、百吏等興廢得失、日常生活,並針對清史中的某些疑點亦作出深入精闢的分析,讀者可從高陽的筆下了解大清由盛轉衰的原因。
2)高陽本人就是傳奇。高陽的高祖、叔祖都是清朝高官。他的童年家門口掛着的,是嘉慶皇帝御賜和慈禧太后親題的匾額。可以說他本人就是一部大清百科全書。
3)注重歷史考證的同時又通俗精彩。高陽的歷史小說,注重歷史的真實,又擅長講故事,文筆練達,讀起來輕鬆暢快,於生動詼諧之中,帶領讀者一窺歷史的本來面目。
4)史觀練達。影響一代人的史學觀。結合歷代王朝,高陽指出三條法則:一是歷史的重心在民生及經濟,而經濟的重心在交通;二是任何朝代都有中心勢力,此勢力如爲高級知識分子組成,必開一代之勝運,否則就會出現危機;三是王朝亦如自然人有生老病死,但在生老的過程中,休養生息,作育人材,培養了生機,就會出現中興之局。
本書是高陽筆下膾炙人口的名著,勾輯了愛新覺羅的祖先及太祖、太宗、世祖、聖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等清朝歷代皇帝的相關史實,並針對清史中的某些疑點亦作出深入精闢的分析,讀者可從高陽的筆下了解大清由盛轉衰的原因。據高陽的論點,清朝的皇帝,平均要比明朝的皇帝好得多。可惜雍乾兩朝的許多史實已不可知,倘或辛勤搜求,細心爬梳,也許有少數皇帝,尚須重新評價。
高陽批覽清史,將皇帝、后妃、太監、王臣、百吏等一一道來,興廢得失,盡顯清代大歷史。結合歷代王朝,高陽指出三條法則:一是歷史的重心在民生及經濟,而經濟的重心在交通;二是任何朝代都有中心勢力,此勢力如爲高級知識分子組成,必開一代之勝運,否則就會出現危機;三是王朝亦如自然人有生老病死,但在生老的過程中,休養生息,作育人材,培養了生機,就會出現中興之局。
壹, 開國雄主;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
大清江山的奠基者,統一女真,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後,遷都瀋陽。次年於寧遠城之役被明將袁崇煥炮石擊傷。憂憤而死。大清建立後,尊爲清太祖。
清太宗——皇太極(1592—1643)
大清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第八子。改國號爲大清,改女真族爲滿族,爲後來大清迅速擴展,入主中原打下堅實基礎。
清世祖——順治(1638—1661)
皇太極第九子。六歲登基,有叔父多爾袞和堂叔濟爾哈朗攝政,是大清入關後位皇帝。在位十八年。其死因及與董小宛的情緣,是後世史家研究考證的焦點。
貳, 皇清盛世;
清聖祖——康熙(1654—1722)
大清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開創大清盛世。智擒鰲拜,撤除三藩,難受臺灣,北拒沙俄,西征蒙古,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久的皇帝。
清世宗——雍正(1678—1735)
康熙第四子。在位十三年。力求改革,工於心計,創設軍機處。另平定青海,安定西藏,行改土歸流政策,鞏固邊疆安定,爲乾隆創建大清盛世奠定雄厚的實力。
叄, 盛衰之際
清高宗——乾隆(1711—1799)
雍正第四子。在位六十年,是中國曆長壽的皇帝以及實際掌權(執政)時間長的皇帝。然好大喜功,自號“十全老人”,曾六下江南,晚年重用貪官和珅,王朝逐漸走向衰敗。
清仁宗——嘉慶(1760—1820)
乾隆第十五子。在位二十五年。著名的功績即剷除貪官和珅,使國庫歲入七千萬。屬勤政圖治的守成之君,然積重難返,白蓮教等民變迭起。
肆, 走向式微;
清宣宗——道光(1782—1850)
嘉慶次子。是清朝歷史上僅有一位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在位三十年。以儉德著稱。他處於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一即位即面臨內憂外患,因鴉片戰爭,與英國簽下中國近代史上個不平等條約。
清文宗——咸豐(1831—1861)
道光四子,三十歲即崩逝,在位僅十一年。登基時正值大清國庫空虛,軍務廢弛,吏治腐敗之時,加之天災不斷,太平天國起義,對外則簽訂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伍, 日落西山
清穆宗——同治(1856—1875)
咸豐獨子。六歲即位,在位十三年。慈禧垂簾聽政至同治十二年方纔親政,次年即抑鬱而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爲當朝重臣。曾辦洋務新政,號稱“同治中興”,然仍難振頹勢。
清德宗——光緒(1871—1908)
醇親王之子,慈禧外甥,在位三十四年。登基時只有四歲,由慈禧掌政,至光緒十六歲時方纔親政。因起用康有爲等人變法,史稱“百日維新”,然遭守舊派反對,不幸失敗。歷經八國聯軍,後被軟禁於瀛臺,終飲恨病逝。大清王朝亦瀕於覆滅邊緣。
高陽(1922—1992)
本名許晏駢,出生於錢塘望族許氏,受家中長輩薰陶,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清史。 高陽對清人的筆記、野史、雜著、詩文爛熟於心,能將清代的典章制度、佚聞逸事、地方風俗、民情世態等內容,巧妙地融合到歷史小說情節之中,完整地呈現一個真實的清代社會。
1962年,高陽在《聯合報》上發表了他的首篇歷史小說《李娃》,而後一鳴驚人,一發不可收拾。 高陽一生著作約90餘部,讀者遍及海內外華人。
高陽的歷史小說,注重歷史的真實性,又擅長講故事,讀起來輕鬆暢快。 其作品的特色便是“以歷史入小說,以小說述歷史”。 從考據中探索歷史的真相,並將求證所獲的資料用於小說之中,使其作品更具深度與意義。 被讀者評為“華語歷史小說不可逾越的高峰”。
自序
第一章皇帝的種種
皇子的出生及命名
皇子的教育
皇子當差、封爵分府
嗣皇帝即位
新君年號的確定
禦名如何避諱
皇帝如何處理政事
皇帝的衣食住行
清朝的太監
第二章愛新覺羅的祖先
由唐至明,女真人的興衰
努爾哈赤之父、祖同時遇難
努爾哈赤平定“海西四部”
努爾哈赤告天“七大恨”伐明
第三章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
八旗共主制度
扈倫四部皆由“葉赫老女”而亡
袁崇煥鎮守遼東
太祖崩,太宗矯詔逼大妃殉葬
皇太極攻遼西,袁崇煥殺毛文龍
崇禎中反間計,枉殺袁崇煥
收買祖大壽
獲傳國玉璽,立中原之志
征服察哈爾,皇太極建立大清
清軍入關,貳臣立功
洪承疇功罪是非
清太宗崩,多爾袞攝政
孝莊薨,康熙三十年不葬祖母的隱痛
多爾袞的身後事
第四章世祖—順治皇帝
順治廢後緣由
董小宛入宮為妃考證
順治出家、傳比特及遺詔罪己成謎
鄭成功反清複明功敗垂成
鑊湯熾火的江南奏銷案
對鄭成功的再評估及“江上之役”
第五章聖祖—康熙皇帝
康熙初期四輔臣與三種勢力的拉鋸戰
西洋新法的推行折射新舊兩派的衝突
計除鼇拜,一舉收政
平定三藩之亂
定南王之女孔四貞軼事
“安溪相國”李光地賣友奪情
一代巨典“己未詞科”
通漕運,治黃河
操縱徐乾學制衡明珠
全盛時代,大興文教
皇太子兩立兩廢
第六章世宗—雍正皇帝
帝夢成空的皇十四子胤禎
皇四子胤禛奪比特
鄂爾泰“改土歸流”
田文鏡善迎上意
李衛助雍正除年羹堯
查嗣庭“謀反大逆案”
世宗因中風暴崩
第七章高宗—乾隆皇帝
生母為漢族下層宮女
來之不易的繼位
前朝舊臣與新朝輔弼的權衡
乾隆加入漕幫之謎
恩威並用的馭臣之術
弘時與雍正的衝突及與弘曆爭比特
福康安位極人臣的背後
勞民傷財話南巡
兩淮鹽引案
阿桂與和珅薰蕕同器
竇光鼐與和珅鬥法
大力整頓科舉
香妃的故事
為福康安枉殺憨直武將
天地會林爽文之亂
十全老人的文治
第八章仁宗—嘉慶皇帝
乾隆退居太上皇
和珅弄權
嘉慶親政,殺和珅,斥福康安
川楚教匪案
閩粵海盜之患
林清之變
李榮軒(毓昌)案昭雪
嘉慶崩於熱河
第九章宣宗—道光皇帝
道光初期的政潮
志大才疏,道光任用庸才
穆彰阿專權,王鼎屍諫,兼及漢人與旗人優劣對比
道光的勤政和儉德
河工、漕運弊壞
陶澍治漕,改河運為海運,並行票鹽之法
內憂外患中,道光憔悴而終
第十章文宗—咸豐皇帝
杜受田助咸豐得比特
穆彰阿終於垮了
上下粉飾致太平軍釀成大患
肅順重漢輕滿,推服楚賢
戊午科場案
戶部鈔票案
厘金的發明
辛酉政變,“三凶”授首
第十一章穆宗—同治皇帝
同治即位,改組朝廷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之設立
得恭王支持,曾國藩暢行其志
兩江總督何桂清斃命西市
中興名臣胡林翼
逮問勝保
曾國藩删削李秀成親供
“江寧貨,盡入曾軍”之說其來有自
洪秀全之子洪福的下落之謎及曾、左失和始末
李鴻章扶搖直上,淮軍代湘軍而興
兩江總督馬新貽遇刺真相
同治帝教育之敗
同治與慈禧母子參商
恭王被革去議政王始末
醇王與天津教案
榮祿與南北之爭
圓明園修而複停及恭王第二次碰釘子
日本武裝侵臺
“可憐天子出天花”同治之死
醇王之子入承大統
王慶祺潦倒以終,嘉順後被逼殉帝
第十二章德宗—光緒皇帝
結醇王,翁同龢得為光緒師
慈禧墮胎致患蓐勞
太監跋扈不法,“翰林四諫”上疏力爭
慈安太后蹊蹺而崩
慈禧大權獨攬,炫耀權威,加恩醫官
官符如火張之洞
慈禧利用清流打擊恭王,並設計傾陷清流
湘淮易帥,李鴻章欲借替手張佩綸
甲午之役的前前後後
袁世凱小站練兵
膠州灣事件,翁同龢交涉,李鴻章攪局
後黨阻撓改革,翁同龢被逐回籍
袁世凱告密,戊戌新政失敗
義和團起事,李鴻章受賄賣國
丁未政潮
光緒之死
後記
自 序
從事歷史小說寫作以來,二十餘年心血所積,得書若干,計字又若干,說實話連我自己都不甚了了。約略而計,出書總在六十部以上;計字則平均日寫三千,年得百萬,保守估計,至少亦有兩千五百萬字。所謂“著作等身”,自覺無忝。
上下五千年,史實浩如煙海,所以我的小說題材,永遠發掘不盡;更堪自慰的是,世界華人社會,到處都有我的讀者。有些讀者獎飾之殷,期勉之切,在我只有用“慚感交併”四個字來形容心境。
行年六十有五,或許得力於凡事看得開;更應慶幸於生活在自由自在、不虞匱乏的大環境中,所以心理與生理兩方面,可說並未老化;與筆續盟,廿載可期……
一九八六年九月杪
皇子的出生及命名
清朝自康熙年間發生奪嫡的糾紛以後,不建儲位成爲定製,從而又建立了立賢不立長的制度。因此,每一個皇子,都可能是未來的皇帝;也因此,皇帝的種種,須從其出生寫起。
關於妃嬪召幸,有好些有趣而不經的傳說:既屬不經,雖然有趣,我亦不便介紹。不過,皇后及有位號的妃嬪,各有固定的住所。皇帝某日宿於某處,或召某妃嬪至某處共度良宵,作爲太監辦事機構的“敬事房”必然“記檔”,因而當妃嬪發覺懷孕時,可以查得其受孕的日期。
妃嬪一經證實懷了孕,自有太醫院的御醫定期“請喜脈”,服安胎藥;到得將次足月時,內務府就要“傳婦差”了。首先是選“奶口”,其次是找穩婆,都從“上三旗包衣”的妻子中選取。
出生以後,由敬事房通知內務府記入“玉牒”。所謂“玉牒”者,即皇室的家譜。愛新覺羅氏將之分別爲兩類:凡是太祖的子孫稱“家室”,太祖兄弟的子孫稱“覺羅”。腰帶分黃、紅兩種,所以俗稱家室爲“黃帶子”,稱覺羅爲“紅帶子”。玉牒的封面,亦如其色,家室是黃色封面,覺羅是紅色封面,不妨稱之爲黃簿、紅簿。
皇子皇女當然記入黃簿,主要內容是性別,生母名氏、位號、第幾胎,出生年月日時,還有收生穩婆的姓氏,以便出糾紛時可以追查。
然後是命名,時間早晚不一,有些出生未幾即行夭折,既無名氏,亦未收入玉牒敘排行,這在康熙年間是常有之事。命名之制,至康熙皇長子胤禔出生,始有明文規定:上一字用“胤”,下一字用“示”字旁,由內閣選定偏僻之字,奏請硃筆圈定。需用偏僻字者,因爲此皇子將來可能成爲皇帝,便於臣民避諱。自康熙朝以後,命名字派如下:
一、雍正:上“胤”,下“示字旁”(礻)。
二、乾隆:上“弘”,下“日字旁”。
三、嘉慶:上“顒”,下“玉字旁”。
四、道光:上“綿”,下“豎心旁”(忄)。
五、咸豐:上“奕”,下“言字旁”(訁)。
六、同治:上“載”,下“三點水旁”(氵)。
七、光緒:同上。
八、宣統:上“溥”,下“人字旁”(亻)。
至道光以後,有一不成文的規定,非帝繫命名下一字,不用特定的偏旁。由此可知,慶王奕劻之子載振與同治、光緒爲兄弟,但不同祖;溥儒與溥儀爲兄弟,且皆爲道光的曾孫─我請讀者注意皇室的制度,就因爲其在細節上亦能顯示若干信息,自有助於對清朝皇帝的深入瞭解。
皇子的教育
皇子一到六歲,便開始上學。讀書之處名爲“上書房”,在乾清門右側。書房很大,除皇子外,近支親郡王之子,亦在此上學。上書房設“總師傅”一人,特簡翰林出身的大學士或尚書充任;“師傅”若干人,亦非翰林不得任此差。入學時,皇子向師傅一揖,師傅立受。
除讀漢文以外,皇子尚須學習“清書”,又稱“國語”,即滿洲語文。教清書及騎射的都是滿員,稱爲“諳達”或“俺答”,皆爲滿洲話的音譯。滿洲人管西席叫“教書匠”,所以對諳達的禮數遠不及對師傅。
清朝對皇子教育頗爲看重,除特派近支親貴“稽查上書房”以外,皇帝萬機之暇,亦常至上書房巡視,或出題考課,有獎有罰。所以清朝的皇子,一旦接奉大統,都能親裁奏摺。而盡心啓迪的師傅,遇到得意門生而爲天子,不但一世尊榮,而且會蔭及子孫。因爲皇帝爲報答師門,對授業師傅的子孫,每每特加青眼。
由此可知,在上書房當師傅,必然希望自己的學生是皇位的繼承者,甚至會爲學生設計,取得皇位。如杜受田之於咸豐,就是一個很有名的故事。
道光末年,杜受田入值上書房。皇子受學者爲文宗行四,惇王行五,恭王行六,醇王行七。文宗居長,且爲孝全成皇后所出,大位有歸,自不待言;但文宗兄弟中,資質以皇六子奕爲,亦得宣宗鍾愛。因而宣宗不斷在考慮,是否應該改變初衷,傳位於奕?
這種意向漸漸外露,文宗頗以爲憂。有一年四月間,宣宗攜諸皇子行圍─打獵。駕出前夕,杜受田問文宗:“四阿哥明天扈從行圍,應有所自見?”
文宗答說:“是的。所以我近勤練火器。”火器就是洋槍。
“四阿哥錯了!只該立馬靜觀,端槍不動。”
“請問師傅,這有說法嗎?”
“自然。”
杜受田祕密教導了一番,文宗心領神會,欣然稱謝。及至到了圍場,他如師傅之教,只靜靜看諸弟追奔逐北,將一管槍平放在馬鞍上,始終不動。
“你怎麼不下手?”宣宗奇怪地問。
“回阿瑪的話,時值初夏,百獸蕃育,獐兔懷孕的很多,打死了有傷天和。而且,兒子亦不願跟弟弟們在這上頭爭一日之短長。”
宣宗一聽這話,認爲他有人君之度,立即打消了“易儲”的念頭,大爲誇獎,說他是“仁人之心”,又說他“友愛”。凡此反應,都是杜受田預期一定會發生的效果。
文宗對杜受田的恩禮,亦可謂至矣盡矣。他於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即位之初,即有上諭,杜受田賞加太子太保銜;杜父杜翮原任禮部侍郎,年逾八旬,賞頭品頂戴、太子太保銜。杜受田三月由左都御史兼署吏部尚書,五月調刑部尚書,七月加二級,咸豐元年(1851)五月升協辦大學士,管理禮部事務。
於此,我要順便介紹“入閣拜相”的制度。清朝的內閣,至嘉道以後,形成定製,四大學士兩協辦,大致滿漢各半。由尚書一升協辦,即爲“入閣拜相”,稱謂與大學士相同,名爲“中堂”。但協辦升大學士容易,而尚書升協辦較難,道理很簡單:大學士缺多,協辦缺少。通常在尚書這個階段,迴翔盤旋,總須十年八年之久,到得調任吏部尚書,方取得升協辦大學士的資格。杜受田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由戶部侍郎升左都,同年十二月升工部尚書,其間因故“奪俸二年”,不計年資;至咸豐元年五月升協辦,實際年資不足五年,且由刑尚晉升,皆非尋常。
咸豐二年(1852)四月,杜受田奉命偕恭王的老丈人、福州將軍桂良處理江蘇、山東水災以後的河工、漕運等事宜,歿於清江浦。文宗震悼,硃批遺疏雲:“憶昔在書齋,日承請誨,銘切五中。自前歲春,懍承大寶,方冀贊襄帷幄,讜論常聞。詎料永無晤對之期,十七年情懷付於逝水。嗚呼!卿之不幸,實朕之不幸也!”遣詞用字,別具深情。至於卹典之優隆,遠軼常規。以協辦照大學士例賜卹,自不足爲奇;入祀賢良祠,亦不算例外;贈太師、諡文正,則非同等閒。更有一事,在漢大臣可謂異數,即靈柩准入京城治喪。
杜受田是山東濱州人,其時因洪楊之亂,迎養老父,住在京師,所以杜受田靈柩須移京治喪。過去遇有此種情況,都是在城外找寺院停靈開弔,從無靈柩入京城之例。至於諡文正,上諭謂援嘉慶年間大學士朱珪之例—朱珪亦爲帝師,當和珅用事時,仁宗亦頗受威脅,朱珪多方衛護,情事與杜受田相類。但經朱、杜二人創下例子,以後凡爲帝師,皆有諡文正的可能,李鴻藻以爲同治啓蒙,得諡文正,猶有可說;至孫家鼐亦諡文正,則末世名器必濫,不足爲貴。
當杜受田病歿時,杜翮年近九旬,猶住京邸;文宗爲這位“太老師”設想,亦無微不至。當時杜受田長子杜翰,方任湖北學政,應該由在京的次子杜堮至清江浦迎靈,顧念杜堮須在京侍奉祖父,特命杜翰扶柩回京。對杜堮則賞加禮部尚書銜,以爲慰藉;其後更賞食全俸。杜受田的三個孫子,均欽賜舉人,准予一體會試。杜翰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以檢討放湖北學政,本是宣宗對杜受田的酬庸;及至丁憂服闋、補官升官的經歷,在有清一朝,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首先,以檢討放學政,便是異數。學政爲“差使”,三年差滿,回京覆命,應該仍回本職。杜翰道光二十九年放湖北學政,當咸豐二年七月丁憂,亦正是差滿之時。但丁憂守制,照例二十七個月方爲“服闋”,而杜翰只守了一年的制,是由於其時匪氛方熾,以“墨絰從戎”之例,如曾國藩便依此例“奪情”,奉旨領團練赴湘北剿賊。杜翰於咸豐三年(1853)十一月補右春坊右庶子,這是早在杜受田病歿時,恩詔中便許下的諾言。自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一躍而爲正五品詹事府的庶子,不止連升三級,是連升五級。
照正常的升遷程序,就算一帆風順,毫無頓挫,自檢討至庶子,至少要越過從六品贊善、正六品中允、從五品洗馬這三個階段。而這三個階段,起碼要十年的工夫。
翰林爲清貴之職,如果始終爲文學侍從之臣,則自庶吉士“留館”,二甲授職編修,三甲授職檢討,至正二品的內閣學士,內轉侍郎,外放巡撫,可決其必將大用。但在翰林院的官職上,除狀元特授“修撰”爲正六品以外,編檢皆爲七品,再上面便是從四品的“侍讀”“侍講”,七品何能一升便到四品?是故編檢至相當年資,一定要出翰林院,其出路有三:一是外放知府;二是轉“科道”成爲言官;三仍是翰林,但必須轉至詹事府。
詹事府爲東宮官屬,清朝自康熙以後,既不立儲,詹事府便成贅疣;而所以保存者,即是爲了翰林升遷必須有此人事上的管道之故。
詹事府下設左右春坊,其職屬有左右贊善,再上左右中允,再上左右庶子,庶子之上,便是詹事府的“堂官”,稱爲正詹事、少詹事,簡稱正詹、少詹。
贊善、中允都是六品,正合編檢升任,因此編檢出翰林院,而仍任清祕之職,稱爲“開坊”。當翰林“留館”“開坊”是兩大關;但開坊以後,升至從五品的詹事府司經局洗馬,又是一大關,因爲洗馬應升的官職爲五品左右庶子、通政使參議、光祿寺少卿等,照吏部的則例,競爭者極多,而洗馬往往落空。故有“一洗凡馬萬古空”之號。而翰林一旦當到庶子,則出路甚寬,熬到這一地步,亦有一句成語形容,名爲“九轉丹成”。轉者,吏部授官“六班”中的“轉班”之“轉”。翰林開坊,由右轉左,升一級再由右轉左,如此轉來轉去,轉夠了年資,自然脫穎而出,故名爲“九轉丹成”。
京官一到五品,便具有“京堂”資格。“堂”者“堂官”,現在的說法便是“首長”。京中各部院的官員,通歸爲兩類:一類是“堂官”,包括正副首長在內,如各部滿漢尚書、左右侍郎共六人,即稱爲“滿漢六堂”;以下郎中、員外、主事等,通稱爲“司官”。因六部皆分司之故。
“京堂”雖可作“京官中的堂官”解釋;但僅限於三品至五品,亦即“六部九卿”的“九卿”,如大理寺、太常寺、太僕寺、光祿寺、鴻臚寺、通政使、詹事府、國子監等衙門的堂官。至於二品、三品的京官,又特成一個階級,稱爲“卿貳”,“卿”是指大理寺正卿等三品京堂,“貳”是侍郎。位至卿貳,即意味着即將進入政治上的領導階層了。
杜翰只當了一個月的右春坊右庶子,官符如火,又升遷了,而且這一升比由檢討升右庶子更爲驚人—一躍而爲卿貳,是升爲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同時被派了三個差使:一是“辦理巡防事宜”,二是“稽察中書科事務”,三是“文淵閣直閣”。第三個差使,使他成爲內閣的實際負責人,因爲協辦大學士必在部,或在軍機,不到內閣;大學士多在家頤養,無事不到內閣;內閣日常事務,多由“直閣”的內閣學士處理。
又不久,杜翰被正式補爲工部侍郎,同時在“軍機大臣上行走”,際遇之隆,升遷之速,無與倫比。文宗之報答師恩,真可令人感動,但亦害了杜翰:他被牽涉在辛酉政變中,差點送掉性命。
辛酉政變的主角,一方面是慈禧、恭王及軍機章京曹毓瑛等,一方面是肅順、端華、載垣等所謂“三兇”及軍機大臣。結果“三兇”被逮賜死,軍機大臣穆蔭、杜翰、焦佑瀛被罪,穆、焦二人充軍,杜翰的罪名,本與穆、焦相同,“發往新疆致力贖罪”,亦因看在“杜師傅”的分上,“特諭革職,免其發遣”。
皇子當差、封爵分府
皇子在學期間,到了十六七歲便可“當差”了,通常是派“御前行走”,學習政事。及至成年封爵,在結婚時自立門戶,稱爲“分府”。
清朝除“三藩”以外,異姓不王,所以凡封王必爲皇子、皇孫。其爵四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的例外是“國戚”,大多爲蒙古科爾沁旗的博爾濟吉特氏。這自然是有懷柔的作用在內的。
所謂“國戚”,是指公主夫家及太后、皇后的父親及同胞兄弟,此外只算“椒房貴戚”而非“國戚”。因此,乾隆孝賢皇后的內侄、大學士傅恆之子福康安封貝子,乃成異數。福康安“身被十三異數”,別有緣故,以後談高宗時會提到,此處不贅。
親王、郡王又分兩種:一種是“世襲罔替”,一人封王,子子孫孫皆王,俗稱“鐵帽子王”;一種是“降封”,父爲親王,子爲郡王,孫爲貝勒,一代不如一代,直到“奉國將軍”爲止。
同是皇子,何人該封親王,何人該封郡王,何人該封貝勒、貝子,大致取決於下列四個條件:
一、出身。所謂出身指其生母而言。世宗動輒謂皇八子胤禩“出身微賤”,同胞手足,何有此語?即因胤禩的生母良妃衛氏,來自“辛者庫”。這個名詞是滿洲話的音譯,實即明朝的“洗衣局”,專門收容旗籍重犯的眷屬,操持打掃灌園等賤役。因爲如此,胤禩在康熙時只封貝子;反而是雍正奪位之初,封此“出身微賤”的弟弟爲廉親王。
按:清朝的宮闈之制,皇后以下,有皇貴妃、貴妃、嬪、貴人,等等;大致生母爲妃,而非由宮女逐漸晉升者,生子皆有封王的希望。
出身是主要條件,此外才幹、愛憎、年齡是三個附帶條件,配合是否得宜,決定了封爵的高低。
成年的皇子一旦封爵,即須“分府”。分府先須“賜第”,或則舊府改用,或則新建。王府除“世襲罔替”者外,一旦降封,必須繳回,由宗人府諮商工部另撥適當官屋,以供遷住;原來的王府,即指撥爲新封的親、郡王府。其規制皆有一定,不得逾越。
除府第以外,分府時總要置辦傢俱、陳設,需要一大筆款子,因此在分府時,須特賜一筆“錢程”。在康熙時定例是二十三萬兩銀子。怡親王胤祥在康熙朝未領過這筆款,因此,我判斷胤祥根本未曾受封,亦未曾分府─聖祖崩逝時,胤祥方圈禁在宗人府,怡親王乃雍正所封。
皇子年長學成,爲朝廷辦事,大致可分爲兩種性質、四大類別。會典規定,可派皇子充任的職差爲一種性質,非定製而出於特命爲又一種性質。前者除少數特例外,一般而言,無足重輕;後者則可看出皇帝的意向,並大致可以測定其前途。
四大類別是:
一、恭代祭祀。中國的傳統講究禮治,一年到頭,祀典不斷。祀典分大祀、中祀、小祀。自明世宗更定後,相沿勿替,只有小幅度的修正。大祀應該皇帝親祀,但以種種緣故,不克躬行,照會典規定,可特命親郡王恭代。此是例行故事,無甚意義可言。但冬至南郊祭天,自雍正以後,格外重視,奉派恭代的皇子,被視爲大命有歸的暗示。
二、臨時差遣。遇到某種情況,必須表示重視其事,或形式上應由皇帝親裁時,臨時差遣皇子辦理,如賜祭大臣,常派皇子帶領侍衛前往奠酒,即爲一例。派出皇子的身份,常視被賜祭的對象而定,如杜受田靈柩到京,特派恭親王帶領侍衛十員前往奠酒,足以顯示對杜受田的恩禮特隆。
三、分擔政務。康熙以前,原則上不使親貴幹政;皇八子胤禩曾一度奉派爲總管內務府大臣,則以胤禩特具事務長才,而內務府大臣只是管皇室的“家務”,與參國家機要者不同。
雍正得位,信任怡親王胤祥、莊親王胤祿,則以兄弟鬩牆,非在骨肉中結黨不足以殘骨肉。及至乾隆即位,起初正如雍正之作風,但深知重用親貴,一則有尾大不掉之危,再則有徇庇縱容之害,所以約束王子,不使與聞政事。嘉道亦大致如此。及至咸豐即位,因洪楊勢熾,且恭王確有才具,一度使之掌軍機,由此成例。而親貴執政,弊多於利,已成定論,清朝之亡,未始不由此。
四、寄以專閫。清初親貴從徵,立功大小決定爵位高低,親屬關係的遠近只與領兵多少有關係;兵多將衆而不能克敵致果,只會受罰,不會被獎。因此,派出大將軍寄以專閫,就理論而言是予以一個立功的機會,亦可說是一種考驗。既能通過考驗,又立了功勞,則選此人繼承皇位,爲理所當然之事。康熙在奪嫡糾紛以後,禁止皇子結黨爭立,而晚年任皇十四子爲大將軍,用意在此。
嗣皇帝即位
談到皇子成爲皇帝,不能不先談“大行皇帝”。皇帝駕崩,在未有尊諡、廟號以前,爲別於“今上”,概稱“大行皇帝”,皇太后、皇后亦然。中國的皇帝,暴崩的很多,或者由“不豫”至“大漸”,亦即起病至臨危,往往只有兩三天的工夫。夷考其故,皇帝玉食萬方,營養過剩,加以起居及醫藥上的照料,至少是十分周到,所以諸如肺結核等慢性病極少發生,而高血壓、心臟病則爲恆見,這兩種病奪命皆速。所謂“暴崩”不是腦充血,便是心肌梗死,清朝有好幾個皇帝即死於這兩種病。
世宗可能顧慮到這種情況:倉促之間,口噤不能言,無由下達“末命”,豈非又起骨肉蕭牆之禍?因此他發明了一個皇位繼承問題的特殊處理辦法:親自書寫繼承人之名,藏於乾清宮之處,即世祖御書“正大光明”匾額後面;另有一小銀盒,內中亦書同樣的硃諭,出巡時由貼身太監隨身攜帶,以備變生不測時,仍能確知大位誰屬。
一般而言,至大漸時,皇帝會召繼位皇子及顧命大臣至御榻前,口宣末命。皇帝駕崩後,繼位的皇子既未登基,更無年號,而且天下臣民還不知道宮中“出大事”,但根據“國不可一日無君”的法則,既有遺命,不必柩前即位,即已自動成爲嗣皇帝。顧命大臣、其他皇子,以及宮眷、太監等,應行大禮、改稱呼,作爲事實上承認皇帝的表示。
嗣皇帝件要做的事,是處理大行皇帝的遺體。清朝皇帝經常“住園”,夏天則至熱河“避暑山莊”避暑。即便在宮內,自雍正以後亦住養心殿,不住乾清宮。主要的原因是,以滿洲“祭於寢”的習俗,皇后所住的坤寧宮經過改建,地下埋了兩口大鐵鍋,每天后半夜煮兩頭豬祭神,中宮變成“砂鍋居”,何能再住?
所以除大婚合巹之夕,一住坤寧宮東暖閣,以應故事之外,皇后從不住坤寧宮;這一來,皇帝亦就不住乾清宮了。
但乾清宮畢竟是皇帝的正寢,所以即便康熙崩於暢春園,雍正崩於圓明園,乾隆崩於養心殿,嘉慶、咸豐崩於避暑山莊,道光崩於圓明園慎德堂,同治崩於養心殿,光緒崩於瀛臺,皆奉遺體於乾清宮,在此大殮或行正式祭禮。
第二件要做的事,是遵奉遺命尊嫡母及生母爲皇太后,再以奉太后懿旨的名義,以嫡福晉亦即所謂“元妃”爲皇后。在此期間,處分重大事件,對外輒用“奉遺命”的字樣,有關宮闈則用“奉懿旨”的字樣。
接下來是頒遺詔,又稱“哀詔”。然後欽天監擇日在太和殿行即位禮,禮畢頒“恩詔”,佈告天下,新皇帝已經正式產生。
稱爲“恩詔”者,因爲嗣君即位,與民更始,大赦天下,“非常赦所不原者鹹赦除之”。所謂“常赦不原”即“十惡不赦”。此外耆齡百姓及孤苦無依者,賜帛賜米,亦有規定,總之加恩中外,所以稱爲“恩詔”。
新竹孫**[0960***870]
4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基隆楊**[0946***409]
11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高雄符**[0920***526]
2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高雄劉**[0938***616]
2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臺北趙**[0966***313]
4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桃園柳**[0998***156]
12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新北吳**[0968***837]
11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基隆陳**[0938***867]
4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臺南鄭**[0951***480]
11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嘉義趙**[0956***688]
12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基隆黃**[0998***864]
20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高雄鍾**[0960***695]
7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新北仲**[0960***692]
5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新北王**[0988***255]
2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嘉義趙**[0933***321]
15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桃園謝**[0932***823]
12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新北趙**[0946***380]
7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基隆仲**[0946***526]
12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新北仲**[0966***212]
4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新北劉**[0918***929]
15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嘉義楊**[0920***848]
2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臺北劉**[0998***917]
半小時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臺中劉**[0946***301]
20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高雄王**[0988***937]
11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臺南劉**[0951***442]
11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臺南楊**[0938***398]
25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嘉義朱**[0998***328]
5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新竹孫**[0946***526]
12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高雄謝**[0960***111]
半小時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臺南謝**[0956***322]
4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臺北符**[0968***578]
11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臺中朱**[0918***867]
12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基隆孫**[0920***369]
2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高雄張**[0998***802]
12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臺南劉**[0986***968]
15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基隆鄭**[0946***681]
2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桃園鄭**[0968***989]
11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嘉義張**[0988***305]
7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嘉義陳**[0938***195]
15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嘉義方**[0988***131]
7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臺南楊**[0960***858]
25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嘉義周**[0968***958]
12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新北柳**[0986***672]
5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桃園符**[0986***876]
4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新北孫**[0956***291]
12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基隆錢**[0932***951]
25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臺南趙**[0960***201]
4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新竹李**[0988***357]
25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桃園仲**[0946***165]
15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嘉義王**[0951***261]
25分鐘前歷史小說第一人:高陽紀念誕辰100週年【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冊(原價2500,限時活動優惠價:2100)